《小议书法中的疾与涩》

《小议书法中的疾与涩》

书法中疾法常见于挑钩之用笔法,须掌握蓄势走笔,急遽而有力,快速中有变化。涩即迟涩之意,用笔的笔毫运行墨有留得住,须紧而慢地向前推进,但又非停滞不前。“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即涩笔之喻。字之点画不同,行笔之法各异,故有“疾”“涩”之分。汉蔡邕《九势》云:“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趲之内。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清刘熙载《艺概》云:“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又云:“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涩法与战掣同一机寶,第战掣有形,强效转至成病,不若涩之隐以神运耳。”蒋和《书法正宗》云:“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擒纵之道,其实就是疾涩之道。周星莲说“擒纵”,朱和羹则说“操纵”,他说:“作字须有操纵。起笔处,极意纵去;回转处,竭力腾挪。”“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自古至今,在历代书论中可以看到关于用笔的很多说法,如:一波三折,如锥画沙,如屋漏痕等等,后人都给它们冠以相应名称的不同笔法。其实,那只是很多的比喻,不要以为每有一种新的比喻就是一种新的笔法。“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本来就是以比喻述说用笔之法,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或具体操作的描述,需要读者根据自身的感悟去理解。形形式式比喻的所谓各种笔法,只是各个书家根据自身最熟悉、最能触动其灵感的事物,去表述其对疾、涩之法的顿悟罢了(文:吴月霖)

 




相关作品

首页   |  油画   |   佛教题材  |  雅玩   |  画廊介绍  |   画廊经理  |  瀚霖风云   |  瀚霖考古   |  玄桓散绮  |  玄桓研彩
按艺术家姓名字母检索
新区瀚霖聚艺美术典藏画廊      苏ICP备11080001号-1       版权所有wxheying@163.com     联系电话:13093095503、130033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