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月霖
按照尼采的看法,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如此,我认为,中国画的意义也在于创造,如何创造?
国际水墨,思考的是建构中国画的现代形式。一方面将古人的精华融入画面,深入古人的笔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反传统的变为对传统水墨的拓展,比如吸收西方的手绘、泼洒、组合、拼贴等手法,打破了一贯的传统手法,使传统遭到革新。
这种革新可以是温和的,也可以是激烈的,总之不是漫无目的的随便吸收,也不是无理的自我保守,在传统与西方之间,寻找水墨画最佳的表达手法,表现水墨艺术的一种活力、一种自信,找到水墨画走向国际的民族形式。
另一方面,国际水墨观从材料观念技法上,走向东西方的整合,走向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世界,开启水墨艺术的多元化。如张大千所言:“在我的想象中,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初学时如此,到最后达到最高境界也如此。”
在这里,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到底有没有,有多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民国大师们都是再看到了西方作品的基础上,反观传统水墨的不足,徐悲鸿以欧洲写实主义创造了立体水墨艺术,林风眠用西方的用笔方式,融合中西创造了新兴水墨艺术。
当然,国际水墨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辨争中,到底像传统多一点,还是像西方别国多一点,这不是需要争论的话题。国际水墨强调的是吸收精华,不被束缚,有艺术的突破,产生一种异常丰富的现代水墨艺术。
其次、视觉达到丰富的效果。
国际水墨”不再是单一线条与笔法的山水模式,而是推翻成规,有了画面的复杂感活力感,表现内在意蕴,带来多种解读的效果。如康定斯基所言“它对心灵比对眼睛更有感染力”。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多种多样,甚至无法预知。“国际水墨”对传统墨中一贯通晓的审美视觉带来一种新的挑战。
再次、充分自我表达纯艺术。
“国际水墨观”是对现代艺术的追求,是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前景向往,是对艺术高峰的求索,是对审美意义的追问,是对只求传统的画家们的惊醒。作为艺术家,心中要有自我的个性表达欲望,纯艺术的因素,从时代和主观的角度,永无止境的表现客观世界。
突破,求新,建树,在我所言的“国际水墨”里,寻求艺术家自我的方法,表现审美活动的创新。
无论是学习传统,还是学习西方日本,都不是为了花哨的说法,而是思考当代中国画的走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目前已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有多少困难存在,这些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在实践“国际水墨观”,就一定会呈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参考文献:
【1】徐坚译。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