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霖藏徐渭《梅花诗石刻》

吴月霖藏徐渭《梅花诗石刻》


《梅花诗石刻》,为历代徐渭作品集所不载之精品,是研究徐渭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石刻旧藏支塘姚厅,现珍藏于常熟碑刻博物馆内。石刻横式,青石质,长96厘米,高35厘米。清道光间,无锡书画家张式闻常熟支塘姚氏藏有明沈襄所绘梅花卷及徐渭题书真迹,遂先后请李申耆先生等中介,向姚氏借观后分二次将沈画及徐书摹刻于石。此石即徐渭草书,系七律梅花诗一首,全文辑录于下:梅花毕竟是春魁,带雪迎霜特地开。谁扫一枝横疋练,似飘香气到金杯。冲玉霏霏盈一尺,屋瓦无家不凝白。谁知春色在杯中,消却冰澌留不得。王孙此梅自何来,元章有手不能栽。日暮归家醉欲倒,插向角中任人笑。天池道人渭。


沈小霞写梅,徐青藤题诗,向藏海虞支溪姚氏,李申耆先生尝介余借刻于辈学斋,诗未刻而先生旋化,余纵臾有筠昆季合摹入石。小霞画笔超逸,青藤词翰奇伟,勒石广传,必有先睹为快者。


道光壬寅十月夫椒山人张式识该碑笔墨恣肆,满纸云烟,不计工拙;笔力刚健遒丽,用笔忽轻忽重,字形忽大忽小,笔触忽干忽湿,布局忽密忽疏,线条扭曲,点画零乱,摄人心魄;笔势圆浑起伏,如游龙走蛇,似乎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化为了狂放的线条,郁结在扭来扭去的笔画中了。

 


此《梅花诗》题诗及书者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自幼聪慧,八岁就以“文”著名,十二岁便可自谱古琴曲,有“神童”之称。然而,造物弄人,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明嘉靖37年(1558年)他投靠当时的抗倭名将胡宗宪,做了一名幕僚军师,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不料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他受牵连被捕入狱,精神受到严重刺激,九次自杀未遂,随后他又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杀妻入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后为好友张元汴营救出狱,出狱时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出现于这个时期。在出尘入世的半醉半醒半疯癫状态的二十年中,他不再以自虐的手段来发泄,而是通过大量的诗文书画来宣泄他过度郁积的能量,书法创作真正成了“形其哀乐”的工具。思想的成熟,生活阅历的不同寻常,加上情感的郁结,使得他的书法创作都凝结成了一部部鲜活的徐渭的“思想史、生活史、情感史”。甚至可以说,正是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徐渭艺术的伟大。晚年更是潦倒不堪,凄凉孤独,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徐渭多才多艺,诗文书画俱佳,但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自谓“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他的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为后来书家效法。徐渭处于祝允明之后,他和祝允明一样学书的路子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是米芾。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所接受,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从这首《梅花诗》中可见一斑。


这首梅花诗词翰奇伟,意境高旷,令人叹为观止。碑文中所写梅花卷作者沈小霞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巨著《三言》之《喻世名言》第四十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的沈襄。沈襄,明代人,号小霞,是绍兴府学廪膳秀才,为官清正,直升到黄堂知府。由此碑可考证冯梦龙笔下的人物沈小霞确实存在,并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是一部纪实小说。诗中提及元章即是“宋四家”之一米芾,可见他对米芾的崇敬和仰慕。


徐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可说是徐渭第一知音者,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袁宏道还写下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相关作品

首页   |  油画   |   佛教题材  |  雅玩   |  画廊介绍  |   画廊经理  |  瀚霖风云   |  瀚霖考古   |  玄桓散绮  |  玄桓研彩
按艺术家姓名字母检索
新区瀚霖聚艺美术典藏画廊      苏ICP备11080001号-1       版权所有wxheying@163.com     联系电话:13093095503、130033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