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名碑出长葛——(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拓一吴月霖藏)

北朝名碑出长葛——(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拓一吴月霖藏)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我市石刻禅静寺造像碑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禅静寺造像碑

“禅静寺造像碑”又称“敬史君碑”,全称是“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之碑”。现位于长葛市第十四初级中学(原老城镇第一初级中学)院内。此碑刻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原立于颍川长社县禅静寺前(今老城镇西北4公里、辘轳湾村西),后寺毁碑没,长埋地下。

直到清乾隆三年当地农民掘土时才重见天日,碑体保存完好,碑面平滑如初。十四年(公元1749年),移立于城内陉山书院(今长葛市第十四初级中学),建亭保护,并在碑阴刻跋,沈青崖撰文,张庚书丹。

该碑通高250厘米(碑座除外),宽84厘米,厚26厘米。90厘米高的碑额上,精工雕刻有六条倒首盘龙,中间为一龛,龛内造像为释迦牟尼佛,佛两边为二弟子二菩萨,后边为二飞天,下边为九位供养人,雕工精细,碑侧为夔龙纹图案,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有着历史文化价值和极高的书法价值。

此碑还有一特别之处,就是首行题有“禅静寺刹前铭”,隔一行又题“敬史君之碑”,一通碑刻题二个标题,这在历代碑刻中十分罕见。

 

 


 

二、敬史君其人

敬史君,字显隽(《北齐书》传载名显隽,字孝英),平阳泰平人(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是虞舜的苗裔,田敬仲的后代。早年为布衣,后解褐奉朝请,任职地方,为晋州(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别驾。有功,赏泰平县开国子,除晋州别驾。

后从渤海王大将军高欢(即后来的北齐高祖),扫平胡人之乱。因功勋卓著,进封为永安(今山西霍州市)侯,食邑千户,拜车骑将军度支尚书,随即升迁为督官尚书。其在任上克己奉公,后被派职秦陇(今甘肃省附近)。

当时,戎虏扰边,民受其毒,朝廷于是任命敬显俊为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刺史,不久转为晋州刺史。

在任期间,荡平戎虏,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燕地(今河北省中北部)爆发农民起义,敬显俊奉命讨伐,以功拜仪同三司(即司空、司徒、司马)。后被任命为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刺史,治理地方,使民风大改,百姓安居。并带领部下,于兴和二年颍川长社修建禅静寺七层宝刹,以教化当地民众。现今看到的禅静寺碑就因此而来。

禅静寺造像碑(敬史君碑),其书法非常精妙,由于它这方面的声誉很高,文章就相形见拙了,过去很少有人提及。

就其碑文内容看,它是一篇关于北齐敬显隽(敬史君)的功德撰铭。它有哪些功德,单靠正史《北齐书》上一百多个字的传记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而禅静寺造像碑的碑文却弥补了这个不足。

敬史君碑碑文与正史相互补充印证,当代历史学家高敏认为敬史君碑碑文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宗教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三、魏碑中的瑰宝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无论其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均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书法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当时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其中,北朝时期的魏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其书法艺术来说,《敬史君碑》,是一通有着举足轻重价值的珍贵碑刻。

正体碑身高160厘米、碑文共26行,满行51字,全文共计1265个字,字迹保存基本完好。为隶书到楷书过渡的魏书体,清人将之辑入《金石萃编》。

在这座碑刻的后面,留存有乾隆十七年移置时的刻制的跋文,文中对碑刻的书法艺术大为推崇:“书则自晋趋唐,为欧褚(指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和褚遂良)前驱。”即说明其书法婉雅朴厚,古气磅礴,上承魏体之精华,下开唐楷之先声,堪为“欧褚前驱”。

该碑字体扁而匀称,完全没有那种常见的魏碑体的上敛下放的姿态,用笔圆润含蓄,既继承了《张玄墓志》之遗风,又开了唐楷之先河,实在是难得的“龙门二十品”外之精品。

《敬史君碑》因较高的书法价值,早已誉满中外。其拓片曾于1973年在日本展出,引起日本友人的广泛赞誉。中外书法界公认此碑是魏碑中的瑰宝,是《龙门二十品》之外的“品外之品”。1993年被收录《北魏石刻艺术》一书。

康有为编著的《广艺舟双楫》中把《敬显俊刹前铭》(即禅静寺造像碑)的地位拔高到顶点。康有为把魏碑及南碑中的优秀作品依不同风格分为四类十六宗,讲敬史君碑列为碑品中的“逸品上”和“精密茂穆之宗”。并注“……《敬显俊》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永兴《庙堂碑》出自《敬显俊》……,运笔用墨,意象悉同……;为静穆茂密之宗……;若闲鸥飞凫,游戏汀渚。”评价该碑书体方中带圆,笔画短促而明快,有一种向内凝聚的力量,在众碑中别具一格。

在书法史上,《敬史君碑》曾拥有过无限荣光。书法艺术由魏碑向唐楷转型的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清代杨守敬、康有为、沈曾植等大家的极力推崇,使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成为当时人们研习书法的范本之一。

民国时期,以出版碑帖精良著名的古鉴阁编选了《古鉴阁藏敬史君碑集联拓本》一书,将碑中文字集缀为朗朗上口的对联,以便于人们摹写应用。能够得到“集联”待遇的碑刻,其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历史上的保护

1963年,该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文革”期间,碑上浮雕被砸掉,部分文字被毁,给这块绚丽多彩的瑰宝上增添了些伤痕。

粉碎“四人帮”后,1981年长葛县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加以保护,1982年河南省文物局拨款重建碑亭,重建的碑亭为正方形砖墙,南北开门,东西开窗,单檐尖顶,四角挑出,仿木水泥结构,于1984年建成。2004年,河南省文物局再次拨款10万元,于2006年8、9月份重新修建了保护房,并在碑体外加装了玻璃罩以供观赏,保护房为正方形,南北开门,东西开窗,单檐尖顶,四角挑出,仿木水泥结构,并刻石记载。

为进一步加强对禅静寺造像碑及保护房的保护,2009年5月,长葛市文物管理所筹资在保护房的外围修建了铁艺护栏,解决了禅静寺造像碑的安全和保护问题。

 

相关作品

首页   |  油画   |   佛教题材  |  雅玩   |  画廊介绍  |   画廊经理  |  瀚霖风云   |  瀚霖考古   |  玄桓散绮  |  玄桓研彩
按艺术家姓名字母检索
新区瀚霖聚艺美术典藏画廊      苏ICP备11080001号-1       版权所有wxheying@163.com     联系电话:13093095503、130033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