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

 

何颖

 

 

 

       结合玉器人物佩具体案例,谈谈玉器鉴定的方法与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屈原有诗“登昆仑兮含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美玉千年文明结晶,被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璞、瑷、玢、璐、琼、瑟、玖这些美丽词语都是用来形容美玉的声、色、质、形。有人喜爱就有人做假。

       人物佩是玉器门类里十分重要的器形,从研究它可以触类旁通,积累市场经验,这种实践学更有利于我们学习鉴定古玉真伪:

1、新石器人物佩着重刻划大眼、大鼻、大嘴线条简单,均无眉毛的刻划,额与眼的分界不明显,眼睛多为橄榄形和圆形,皆以单阴线刻划纹饰。均有穿孔,位置不一。

2、商代片状人物,均为浅浮雕,眼睛以“臣”字眼为主,人物头上有高冠,并附有锯齿纹,高冠占整体的三分之一大,人形矮缩不挺拔,蜷缩着双腿,作蹲距形,扣手作揖姿态。

3、西周人物佩,腰下出现斧形装饰物,臣字眼稍长,有眼眶,并勾卷,眉毛中出现短阴线。

4、春秋战国人物纹饰似小蛇相互盘绕,都呈“S”形,发型扇形、披肩也有牛角形。战国玉舞人服饰有绸缎感觉,五官秀气淡雅。

5、汉代玉舞人则雕刻淳朴,不注重发型。玉翁仲采用汉八刀雕琢方法,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五刀短阴线雕成倒“品”字形,颈部腰部出现平塌。穿孔为“人”字形。

6、唐代的飞天,上身多为裸体,好似天仙,服装随风飘扬,下面大多有云纹衬托。

7,宋代的童子形象以汉人为主,一种是独立的圆雕作品,一种是加饰于玉件上的童子。童子后脑部位多凸出,正面头部为葱管小鼻、樱桃小嘴,个别也有勾形鼻,眉毛为八字形,发饰一般都是形如桃子,手为握拳状,绝对没有五指张开的手形。手中多持有荷花。

8,元代的脸部上的鼻、眼、口等五官线条都是很粗的阴线刻出,服饰上常见窄袖、短裙、高靴、四楞帽等蒙古服饰,多以骑麒麟的形式出现。

9,明代玉童子均为蒜头鼻,眼眶很大,眶中刻一道短横线,嘴角往上翘作微笑状。手型都是张开的,特别是伏在地上的。

10,清代的童子逼真、写实。姿态有:站立的、匍匐的、蹲坐的、跪坐的,还出现了系着肚兜的半裸体的形象。笑脸:特点在于嘴两侧的压道较深,嘴微凸起嘴唇上下分明。鼻形较之宋、明要高耸,高颧骨(妇女除外),男孩多为桃形头,女童为双丫髻。

古玉鉴定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刀工

<礼记>:“玉不琢,不成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现代工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二、氧化物

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

三、凝结物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

四、工艺

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

五、沁色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另古玉辨伪四误区 :

(一)、造型辨伪。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质、玉材辨伪。

“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三)、纹饰辨伪。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我们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四)、风格辨伪。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熟。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天工开物,凡玉映月,精光而生,体如凝脂,贵盖天象,玉留不逝。古有以十五城池易之,而今又有多少人为之疯狂。

                                 

                                          江苏无锡何颖

相关作品

首页   |  油画   |   佛教题材  |  雅玩   |  画廊介绍  |   画廊经理  |  瀚霖风云   |  瀚霖考古   |  玄桓散绮  |  玄桓研彩
按艺术家姓名字母检索
新区瀚霖聚艺美术典藏画廊      苏ICP备11080001号-1       版权所有wxheying@163.com     联系电话:13093095503、13003327871